过去各单位、各部门、军队、政府都办有招待所,出入简便、干净卫生,住房价格便宜,那是大众化、群众化的招待所,吃喝也让绝大多数人承受得了,出差人员,探亲的人员、流动人员很满意。近些年来,一些地方为了“刺激消费”,不惜出巨资盖起了大饭厅、大宾馆、大酒楼等等。住宿价格昂贵,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住一天,消费价格昂贵,最简便的普通饭菜也得花几十元才能吃一天。当然,为了接待一些“老板”、一些挣了大钱想去风光风光的个体经营者,修建少量档次高的大宾馆还是可以的,也是必须的。改革开放了,生活水平在提高,收入分层次了,不同的人消费观念不同,有钱要消费,就给他一个消费的地方、场所也是合情合理必要的。
城市流动人口,需要住宿消费的有几种:一种是各级政府的出差人员,他们出差经费实行包干;一种是各企业的推销人员,住宿费贵了,报不了,也希望住招待所;一种是企业外出开会、办事的出差人员,住宿费超了,要自己贴钱;一种是私人老板自己跑生意,做买卖的,他们多数是挣钱不易,花自己挣的钱心痛,不愿意在住上花更多的钱,有个招待所住,卫生安全就行了;一种是外出务工的打工仔,他们多数来自穷困山区和经济落后的地区,能省一分钱省一分钱的人,途经某地住个招待所比蹲火车站强,所以希望有个便宜的招待所住就满足了;一种是外出旅游的人员,这部分人旅游目的是为了多看名山大川,风水风光,在看上舍得花钱,在住上不愿多花钱,白天观光了一天,晚上有个招待所歇歇脚就行了;一种人是探亲、访友人员,经费有限,能有个招待所住一宿即赶路程,心思不在享受大宾馆的服务上。正是上面这种种人,每到一城市,找招待所心切,住招待所心切。
现在是大宾馆、大饭店一半空着,经济效益差,招待所经济效益好,又找不到,住不进。为什么不把招待所保留下来,充分利用起来呢?
外出百姓呼唤招待所。
四川攀枝花钢铁(集团)公司成世伦